查看原文
其他

从伦理批评到文学伦理学批评

杨革新 北大外文学堂 2022-04-24

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研究

聂珍钊 王松林 主编


从西方文学批评的发展来看,文学的伦理价值取向是在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关于伦理学与文学之间关系的争论后逐渐明朗起来的。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主流文学更侧重于关注社会道德现象,甚至把文学作为一种道德载体,通过评论与思考以达到某种道德教诲的目的。中世纪以来,无论是在教会文学还是在世俗文学中,这一时期的文学伦理道德特征十分突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后来,古希腊文化在15—17世纪得到复兴,学界又在18世纪经历了启蒙运动,这一系列举措让文学的伦理道德性得到大力发展,并上升到了新的高度。19世纪中叶以来, 随着宗教力量的衰落, 特别是随着19世纪现实主义的不断繁荣, 文学的道德功能得到加强,与此同时,对文学作品的道德批评也得到大力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促进了文学道德批评领域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以道德为视角,以伦理学为核心,展开对文学的阐释和研究。这样的研究特点反过来进一步推动了文学伦理学的繁荣与发展。


19世纪后半期,西方文学伦理学研究得到了持续深入发展,研究成果颇丰。尽管如此,西方文学伦理学研究虽然在19世纪提出了文学伦理学的概念,但还没有形成一个批评的专业术语,也没有学者有意识地去界定文学伦理学这一概念。他们的出发点只是从伦理道德角度去描述和评价文学,还没有对文学展开进一步的思考和批评,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理论体系。所以此时的文学伦理学并没有真正脱离传统道德批评。但文学伦理学概念的提出本身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因为它虽然主要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评价文学,但它扩大了文学研究的范围,不仅明确划分了伦理学与文学的范围,界定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还从文学、宗教、政治等维度展开了详细的探讨与论述。

尽管在20世纪初期的文学理论界掀起了各种批评和理论的新思潮,一些学者仍然在大学里开设了文学伦理学讲座,如在 1906年到1907年间,查尔斯·赫尔福特针对伦理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与作用在威尔士大学开办了系列讲座。即便如此,与当时文学研究的主流相比,从整体上看文学伦理学研究的热潮已经逐渐衰落。20世纪文学伦理学研究的衰落有其自身的原因,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如前所述,文学批评界虽然明确提出了“文学伦理文学”这一名称,但其实质更多的是从道德的角度来探讨文学,强调的是文学的教育功能,关注的是文学与艺术的关系以及在讨论过程中对外界的反思。而后,康德出版了《判断力批判》,自此对于文艺批评的出发点有了新的方向,开始转为注重审美的独特心理特征,并把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看作一种可以给人精神快乐的审美活动。随后戈狄埃、爱伦坡和王尔德等学者对康德审美思想进行了推广,从而促进了唯美主义的形成。这种主张对文学伦理学的研究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文学内部自身的东西,将一切文学以外的东西,如伦理道德的研究被搁置一边。

20世纪20年代,随着形式主义兴起,同时带动了语义学和新批评的诞生, 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的重心开始悄然改变, 即从以作家为基础的研究逐渐转向以文本为基础的研究,从而出现了西方文学理论研究重心的第一次转移。随后,从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学理论再到60年代和70年代的诠释学和接受理论,西方文学研究重心完成了第二次转移,即从原来的以文本为研究中心继而转向为以读者为研究中心。总的来看,这两次转向不仅只是研究对象或研究重心在表面上的变化,同时也是对原有认知方法的摈弃与对原有文学观念的转变。所以西方哲学在实证主义和索绪尔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文学研究从原来的认识论轴心明显转向了以语言理论为轴心。文学研究重心的转移和研究方法的转变反映出的是对传统文学研究方法的一种反叛。作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来形成的一种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对作家作品的道德功能和文学与伦理关系的研究自然被忽视。文学研究更注重文学本身的内在规律。在这种背景下,文学伦理学研究由于研究的重点和方法不能纳入当时的主流,因而走向衰落也就成为必然。

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文学伦理学于20世纪初期出现衰落。这意味着传统伦理批评已经不能融入到文学批评的主流。直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哲学家和文艺理论与批评家又开始重新反观伦理批评。随着《新文学史》(1983)“文学与伦理学/作为伦理学的文学”专刊的出版,沉寂许久的文学伦理学得到复兴,并在文学领域和人文领域掀起了一股研究浪潮,让人们重新关注文学与伦理学的关系,并出现了“伦理转向”。这种转向首先是对形式主义的反驳。更重要的是,它将文学重新定位为一种认知方法, 因此批评家纷纷从不同角度重新对伦理批评进行界定,从而使此次“伦理转向”避免出现对传统道德批评的简单的复兴,而是赋予了文学伦理学以全新的内核,是一种在新语境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伦理批评理论,并由此演变出了韦恩·布斯以共导为基础的伦理批评,玛莎·努斯鲍曼以多元和非公约性为基础的伦理评价,希利斯·米勒以文本与语言理论为基础的阅读伦理。虽然这些批评家都力图避免重走过去道德批评的老路,但复兴后的美国伦理批评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批评框架:布斯主要从叙事角度强调了小说阅读中读者与作者和文本之间的关系与责任;努斯鲍曼则主要关注如何用文学文本来阐释伦理学和哲学问题;他们两人的伦理批评或多或少还带有一点道德批评的痕迹,而米勒的阅读伦理严格地说只不过是一种解构式的细读,是一种阅读法则。因此,美国的伦理批评一开始就饱受方法论和认知论的困扰。21世纪初,以马歇尔·格雷戈里和彼德·拉宾诺维茨为首的批评家力图重新定义伦理批评,并提出了伦理召唤和侧面伦理等核心术语和具体批评模式,但并没有形成方法论。既然伦理转向后各位批评家提出的伦理批评都存在着各自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从方法论上建立起完善的伦理批评理论体系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就这点而言,中国学者倡导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正好在美国伦理批评的基础上做出了进一步的完善:第一,它创新性地突破了原来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研究,并将这种批评上升至方法论的高度。同时还提出了极具社会价值的观点,认为文学的基本功能是“教诲”作用,而且认为文学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下,随着人们对伦理表达的需求而产生的,从而“从起源上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建立了理论基础”。[1] 第二,中国文学伦理批评还分别展开了关于伦理批评与道德批评的区别性分析,研究了伦理批评与伦理学理论,进一步提出了审美批评与伦理批评的区别。这样的研究成果不仅让人们更好的认识文学的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也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批评话语体系,如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环境、伦理禁忌等,[2]并且提供了运用这些术语进行文本批评的范例,从而使文学伦理学批评成为更容易掌握的批评方法。

任何一种批评理论和方法的建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必然经历潮起潮落、再研究、再发展的过程。发展到文学伦理学批评阶段的伦理批评虽已建立起了作为批评方法论的基本框架,但从目前研究的现状来看,还需要进一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要处理好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有限性与文本阐释的无限性之间的关系。我们绝不能又回到“理论自恋”与“术语自恋”的老路,认为文学伦理学批评能替代其它所有的批评理论和方法;其次要以批评的实践性为导向,进一步构建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不同文本的范例。文学伦理学批评提出的初衷是为了纠正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研究状况,因此,伦理批评今后的发展方向一定要以具体的文本为立足点和着眼点;再次,要以批评的多元性为基础,努力融合其他批评方法的精华以增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阐释力。正如布斯和努斯鲍曼所言,伦理批评是一种多元性批评,涉及到多个批评领域,包括文化、政治等。其中学者聂珍钊认为,文学伦理批评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可以将它与其他批评方法相结合”[3] ;最后,伦理批评的理论构建与完善还要具备跨学科的视角。正如杰弗里·加尔特·哈珀姆所言,“伦理批评应该被认为是一个矩阵,一个各种话语和学科发源、汇集走出自身以相互交流的中心”。[4] 因此,文学伦理学批评在进一步完善理论构建的过程中还需要把心理学、历史、宗教等多个学科领域的批评方法与文学相结合,进一步构建一个具有包容性、综合性的伦理批评理论基础。

实践证明,作为一种批评方法,以布斯为首的美国伦理批评和发展到中国的文学伦理学批评都彰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阐释力。但我们应该明白,任何作品或文学现象都是一个由多个侧面交织而成的立方体,任何一种批评方法只是对某个侧面的解读。此外,我们必须消除程式化的解读模式,即把伦理批评当作一种具有固定框架的流水化作业,然后对任何作家和作品中的伦理关系进行千篇一律的解释和分析。文学中的伦理现象非常复杂,指涉之广、内涵之深远非程式化所能替代,必须进行综合分析与整体研究方显伦理批评的独特魅力。我们相信在有志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的同仁努力下,其前景必定大放异彩。


[1] 杨革新: 《文学研究的伦理转向与美国伦理批评的复兴》,《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6期,第24页。

[2] 参见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第1-13页。

[3] 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18页.

[4] Geoffrey Gait Harpham. Getting It Right: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Ethics. Chicago, C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p.17.



本文选自:

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研究

聂珍钊 王松林 主编

定价:78.00



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总主编 聂珍钊 苏晖

(一)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研究 聂珍钊 王松林 主编

(二)美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 苏晖 主编

(三)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 徐彬 主编

(四)日本文学的伦理学批评 李俄宪 主编

(五)中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 黄晖 主编

聂珍钊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会长、中美诗歌诗学协会副会长。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创立文学伦理学批评,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耶鲁大学讲座教授、《剑桥文学批评史》总主编克劳德·罗森誉为“文学伦理学批评之父”。

苏晖

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北省外国文学学会会长,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秘书长,主要从事欧美文学、文学伦理学批评、戏剧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出版《西方喜剧美学的现代发展与变异》《黑色幽默与美国小说的幽默传统》等著作,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多种奖励。


王松林

博士,教授,宁波大学“甬江学者”特聘教授。剑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访问学者;国际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全国英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含重点1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编著)10多部。学术兴趣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外国海洋文学等。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北大外文学堂

pupwaiwen

点击“阅读原文”带走这本好书!



“在看”我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